伊莉討論區

標題: 唐太宗 [打印本頁]

作者: will777sss2007    時間: 2012-3-14 03:27 AM     標題: 唐太宗

唐朝的貞觀之治,是歷史上光耀顯赫的偉業!他是一個治世,一個盛世,一個燦爛輝煌的民安之世!貞觀之治的偉大,不僅在於他的文化發達、物產富庶,也不僅在於那一群勤奮清廉的大臣,更重要的是,他誕生了一個賢能聖明、憂國憂民的李世民!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唐太宗的故事來了解這一位歷史上人人稱讚的好皇帝!

一、 弓的故事

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了一個弓的故事。

朕自小好弄弓箭,自以為盡知其中奧妙。近些日子,朕得了幾張弓,誰知造弓匠人竟說:“木料中心不正,木紋隨之歪斜。雖強勁有力,但箭路不直,則非好弓。”

匠人的話無疑給朕一道當頭棒喝,朕,用弓箭掃平天下,所用弓箭數以萬計,最終卻不懂得何謂好弓。何況朕得到天下的時間如此短暫,治國道理比起對弓的了解,還不知能有多少?!對弓的評品,尚且失誤,更何況是為君治國之道呢?

自此以後,唐太宗便下令,五品以上的京官,需輪流在中書內值宿,與唐太宗一同了解民間疾苦與政治教化。太宗於治國之道如此用心認真,使他在一踏上帝王之途時,便已揭開貞觀之治的序幕!

二、 任人唯賢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

古諺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李世民坐上龍椅後,幾十年沙場血戰的部屬,理應首先沾光。但太宗卻秉公辦事,公正處理,毅然選擇了“任人為賢”。

孰料,中書令馬上報信來了:“秦王府那些未得封官之人,都埋怨前太子東宮及齊王府的人竟然能比自己先得官職。”

只見太宗蹙眉正顏道:“古時公平之人,就是公正而無私心。丹朱、商均,都是堯、舜的親生兒子,但是堯、舜卻選擇把天下傳與賢者。管叔、蔡叔,是成王的親兄弟,但是周公旦卻受王命討伐他們。因此,統治國家之人,定要除去私心,以天下為公!”

太宗更進而表示:“舉薦賢才應是‘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只要能推薦賢才,即使是自己的子弟、即便是自己的仇人,也不能不推薦啊!”



作者: 賀立康    時間: 2012-3-14 07:55 PM

他是不錯,但跟他的那些功臣下場都不好!(包括子孫)驗證了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
作者: ag01280128    時間: 2012-3-14 10:54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orine    時間: 2012-3-15 01:57 AM

ag01280128 發表於 2012-3-14 10:54 PM
是很有能力沒錯,不過為了當上皇帝,連自己兄弟也除掉阿


大家看表面論事;論李世民弒兄奪父位,

但事實是當將軍領軍打下半個天下的也是李世民。

李淵登位時讓李世民手底下擁天策上將府、

可調度並節制各地的兵馬總管、

幾乎可說整個天下的兵權在手上的他 .....

李建成登基後會輕易放過他嗎?

更何況、要下黑手計謀先敗露的是當時的太子殿下,

不是當時的秦王;總言:成王敗寇 .... 這就是歷史。


作者: forine    時間: 2012-3-15 02:12 AM

本帖最後由 forine 於 2012-3-15 02:12 AM 編輯
賀立康 發表於 2012-3-14 07:55 PM
他是不錯,但跟他的那些功臣下場都不好!(包括子孫)驗證了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歷代來說算是自然死最多的了。
除了叛亂被砍頭兩位、剩下不是、戰死、老死就是病死何來兔死狗烹之說?
連最倒楣的長孫無忌都算是被自己選出來的皇帝給害死的。



作者: 賀立康    時間: 2012-3-15 09:23 AM

的確!我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給大家沉思(有名不一定好)

魏徵死後:魏徵死後,太宗親賦詩一首,且為之樹碑。但不久太宗發現魏徵生前每有諫書,必留副本於家中,太宗疑此舉有留為自賞之用,大怒之下,下令推倒魏徵墓的墓碑。太宗亦下旨解除婚約,衡山公主不再嫁往魏家。陳寅恪寫道:「幸其事發覺於徵已死之後,否則必

房玄齡:唐高宗永徽三年,玄齡次子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

長孫無忌: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與高陽公主謀反事泄,無忌為穩固高宗帝位,以謀反案誣陷吳王李恪,李恪與房遺愛、高陽公主等一同被殺。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欲立武昭儀為皇后,無忌堅決反對,招致武后仇恨。許敬宗希旨,誣構無忌謀反,高宗削無忌爵,流黔州(今貴州),659年被逼自縊死,天下哀之,長孫一族由此衰敗。

杜如晦:其子杜構承襲爵位,官至刺史。後因弟弟的牽連而被流放嶺南,死於邊野。
           杜荷娶城陽公主,捲入皇太子李承乾案被處決。
李孝恭:貞觀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詔贈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謚元,配享高祖廟庭。

高士廉:他是少數子孫都不錯滴

尉遲恭:顯慶三年(658年)卒,唐高宗廢朝三日,詔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臨吊,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諡曰忠武,陪葬昭陵。

李靖: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卒,享壽七十九,諡號為景武,陪葬昭陵。

蕭瑀: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廿四癸酉,病卒,遺命以單衣簡樸安葬。追贈為司空、荊州都督。唐太宗有詩贈:「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段志玄:段志玄之子段瓚,襲封褒國公,武則天時官拜左屯衛大將軍。段瓚卒,子段懷簡襲封褒國公,玄宗開元年間官至太子詹事。

劉弘基: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將他貶官。太宗征伐高句麗,劉弘基又為前軍大總管,力戰有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襄,陪葬昭陵。劉弘基臨死前,遺命只留給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頃。認為子孫「若賢,固不藉多財;不賢,守此可以免饑凍。」

屈突通:貞觀初年(627年)進左光祿大夫,不久病故,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殷開山:武德六年(622年)在討伐劉黑闥的路上,殷開山病死,李世民臨喪痛哭,贈陝東道大行台右僕射,諡曰節。貞觀四年(630年),配饗唐高祖廟庭。

柴紹:貞觀十二年,柴紹病重,唐太宗親自前去探望。不久去世,贈荊州都督,諡號襄。

長孫順德:貞觀年間,因居官貪婪,被免官,後病死。贈荊州都督,諡曰襄。

張亮:646年陝州人常德告發張亮養五百義子,意圖不軌。太宗命馬周調查此事確鑿。太宗與百官議論,定張亮為死罪。646年4月17日,張亮在長安西市處斬。

侯君集:在立太子時太宗搖擺不定害死了他

張公謹:632年死亡

程咬金: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程知節去世,年七十七歲(虛歲),陪葬昭陵。長子程處默襲封盧國公。次子程處亮,以功臣子娶了太宗的女兒清河長公主,受封駙馬都尉、左衛中郎將。少子程處弼,官至右金吾將軍。程處弼之子程伯獻,唐玄宗開元年間,官拜左金吾大將軍。

虞世南:逝世後贈禮部尚書,繪像列於凌煙閣,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卒諡文懿。

劉政會:貞觀九年(635年)卒,諡曰襄

唐儉:高宗顯慶元年(656年)病故,諡曰襄,陪葬昭陵。

李世勣:總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歲,唐高宗輟朝七日,贈李勣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陪葬昭陵。因後來其孫徐敬業反對武則天稱帝,被滿門抄斬,李勣也被剖棺戮屍。到後來唐中宗復辟政權之後才平反昭雪,以禮改葬。

秦瓊:貞觀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時去世,諡號:壯,陪葬昭陵。貞觀十三年(639年),秦瓊被追封為胡國公。貞觀十七年(643年),秦瓊與長孫無忌等人被圖形凌煙閣,封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太宗晚年首先納諫不如貞觀早期積極,比如貞觀十年,魏徵發現他「漸惡直言」。其次奢侈之風日重。不過晚年他還是能反省自己過度奢糜的錯誤。司馬光說唐太宗:「好尚功名,不及禮樂,父子兄弟之間,慚德多矣」。同時,太宗晚年也有早年的清靜轉為奢縱,營建宮殿,計劃封禪泰山等,並自辯「百姓無事則勞逸,勞役則易使」,魏徵因此諫到「恐非興邦之至言,豈安人之長算?」不過由於太宗晚年能夠清醒認識自己的問題,所以也能進行調整,因此雖然太宗晚年存在這些過失,最終沒有出現敗亡的危機,「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維持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這一切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作者: st851430    時間: 2012-3-21 01:17 PM

我對他的印象是:很會說話  很有心機  很符合馬基維利的君王論
如果當時他比馬可波羅早出生並且來到唐太宗面前  他一定會很高興遇到他理想的君王
作者: cripple7489    時間: 2012-3-23 08:37 PM

干涉國史的編修 就這一點這一個皇帝 就有很大的瑕疵了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46.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