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醫學與藥物)老人藥罐子 易失智骨折 [打印本頁]

作者: shineh    時間: 2018-11-18 08:38 PM     標題: (醫學與藥物)老人藥罐子 易失智骨折

許多老人家身體稍有不適就跑醫院拿藥,用藥數量逐年攀升。北榮最新研究發現,老人藥吃得愈多,骨折風險比沒吃藥者增七十一%,失智風險也提高,呼籲減少藥物依賴並提升用藥品質。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今天受訪時表示,台灣許多老人家愛逛醫院、拿藥吃,多重用藥問題嚴重,近年健保雲端藥歷雖已避免重複處方,但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每位老人一年用藥數量仍多達二○四五顆,平均一天吃五到六顆藥。

陳亮恭說,老人家因共病多,幾乎每種病都要吃藥,若因一種疾病引發頭痛、副作用時,就會再掛另一科,使得用藥數量逐年攀升。

然而,在老人家常用的藥物當中,近30%具「抗膽鹼作用」,會抑制大腦的神經傳導功能,出現暈眩、嗜睡、口乾舌燥、便秘等症狀,這些症狀看似和一般老人家常見問題相符,卻會增加跌倒、骨折、住院風險。

陳亮恭指出,研究團隊利用健保資料庫,分析二○○二年至二○一一年間多達十一萬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的用藥及健康狀況,發現一旦年過六十五歲,老人家的用藥數量確實愈來愈多,十年間平均每位老人家增加一到二種慢性病藥物。

進一步分析發現,服用藥物數量愈多,抗膽鹼作用對老人家健康的影響就愈明顯,以骨折為例,長期使用最多抗膽鹼作用藥物的老人家,骨折風險比沒用藥的老人家高出七十一%,罹患失智症風險更高出數倍。

研究也顯示,台灣使用率最高、抗膽鹼作用最強的前三名藥物分別是治療感冒、過敏、止癢的抗組織胺;第二名是止痛、鎮定的中樞肌肉鬆弛劑;長效型安眠藥則位居第三,因老人家代謝較慢,恐拉長藥效停留時間。

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期刊「家庭醫學年鑑」(The Annuals of Family Medicine)。

陳亮恭也提醒,老人家對於藥物反應較敏感,醫師開立處方時應特別注意,老人家也應減少對藥物的依賴,盡量不要一不舒服就看病吃藥,而是多休息、多運動、保持營養均衡,維持自身健康。

陳亮恭指出,台灣已經成為人口高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健康老化、老人疾病診斷及治療等已成為高齡社會重要議題。

台灣新生報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46.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