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同好對藝術的看法,也適用於攝影
頁: [1]

kyo111111 發表於 2014-8-18 09:50 AM

一位同好對藝術的看法,也適用於攝影

本帖最後由 kyo111111 於 2014-8-18 09:55 AM 編輯

I love her works!!! I'm one of her biggest fans!

以前在學院的訓練,強調藝評者與藝術史學者要平等與博愛地接納所有的藝術品,不能先持偏見與偏愛,才能客觀中立地對每一件作品進行評論與分析;僅管我個人對藝術品的風格喜好相當廣泛,但意象與抽象性作品,是我的最愛之一,因為他們如同音樂,不可名狀,直襲我的感覺神經、觸及內心與靈魂深處,無需去理解作品背後所背負的故事與內容。
不懂欣賞的人,傾向以現有固著的「智識」去理解一件藝術作品,看不懂就以為抽象作品是毫無章法地亂畫一通,其實抽象性作品還是有優劣層次之別的。有的人天生具有欣賞鑑別的能力,但大部分的人在美學養成學習過程中被寫實世界囿限,被理性邏輯思維洗腦,逐漸失去直覺、直觀與精神感受能力,需透過後天學習才能逐漸接納與欣賞。

我的主旨是:嘗試去接納你目前尚無法理解的藝術範疇,保持開放的胸襟,不要先入為主地排斥或否定你所不熟悉的領域,你可以擁有與堅持自己的專業領域與偏好,但不能建立在否定與打壓他人上,應該尊重個體的喜好與差異性。

(補充)抽象畫曲高和寡的原因:
觀賞者的藝術鑑賞能力若以金字塔來比喻
最下層的普羅大眾只具有基本的「辨識力」
喜歡用「像不像」或「畫功好不好」來判斷一幅畫的好壞(但符合這樣條件的作品,若無注入創作者的想像力與魂,充其量只能稱為技巧精湛的「工藝品」而非「藝術品」)
越靠近金字塔上層的人數越來越少,這跟社會階級無關(古代有關),而是因為需具備更深厚的藝術涵養與心靈層次,才能感受與理解心象與抽象類型的作品
抽象畫,抽離了外表的客觀憑藉
而展現作者的感動、精神、人格質量,甚或哲學與生命態度
共鳴者自然就較少了....


這篇文章完了,個人補充攝影這段期間對台灣人攝影的觀點。
01.拍芭樂點的人超多,拍就算了連構圖都抄襲,很沒創意,只差在裝備 經驗與後製 不然幾乎每張都相同。
02.只要是大景一定是好片,這是很多人的心態,拍人文 街頭攝影 紀實照片的人超少,因為拍大景與芭樂點容       易獲得別人的認同。
03.對於自己不了解的東西喜歡亂批評,曾經看過網友先發表一張不具名照片,被批評的很慘,後來說是國外某位大師照片 批評的馬上變成稱讚。
台灣人的攝影觀真是小的可憐。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reki 發表於 2014-8-20 10:43 PM

是阿,但是又有多少人懂呢?

organicfu 發表於 2014-8-21 12:42 PM

謝謝大大分享~~非常受用!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