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金屬樂入門指南大全3(英國重金屬新浪潮、早期地下發展篇)
頁: [1]

cygnusx523 發表於 2023-4-14 11:59 PM

金屬樂入門指南大全3(英國重金屬新浪潮、早期地下發展篇)

本帖最後由 cygnusx523 於 2023-4-19 08:00 PM 編輯

進入主流市場的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及其引起的全球發展:1980年代初期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sF8QOPKQM2sLPmELCai-gaGZ-LJ3gjsrs_LZ3fnI5fUtO-CpL5lhywo1DpgKRvSOr3csn73KynvGQzzrbJTJXaxYQOFqgC_NHb9OQvjX_jVGihWkZQQaMeVc-k_pnHwwxh6LgvojnvX-Y8-NFUDHn28Z194o5yVTmgH1T954po1ZcZek8uP4T-cS5/w640-h400/iron-maiden-1983.jpg打開80年代金屬樂大門的Iron Maiden,他們具有深遠影響力
    恰逢其時,以Black Sabbath、Judas Priest和Motörhead為典範,許多英國樂團也逐漸站穩腳步,包括Iron Maiden、Tygers of Pan Tang、Def Leppard、Saxon、Diamond Head、Venom、Angel Witch與Witchfynde等,他們將重金屬吉他演奏技法固定下來,圍繞著一個強力和弦旋轉,並演奏出獨特的奔騰節奏。這些技法在向前進展的過程中會有高潮或獨奏,人聲也與吉他演奏互相配合,或是環繞著吉他。他們同時也掃除了早期金屬樂存在的所有弊病,紛紛展現了重金屬流派的活力。大多數消費者可能並不關心這種新的金屬樂是否從龐克樂擷取了強度或速度。他們只知道這些音樂更猛、更大聲、速度更快,而且他們喜歡它。之前隨著龐克在1977年爆紅時,英國出現了多家新的音樂媒體,其中《New Musical Express》、《Sounds》等雜誌開始注意到這一股新興的金屬樂團潮。《Sounds》雜誌編輯Geoff Barton將這波音樂洗禮稱為「英國重金屬新浪潮」(有時寫做:NWOBHM,這是一股運動,不是子流派)。
    當時的英國感覺就像一個正在走向世界末日的國家,社會動盪頻繁、經濟大蕭條和攀高的失業率,發生了一些無政府狀態,美蘇冷戰局勢升溫後更蒙上了陰影,一切都很沉悶陰鬱。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以響亮和戲劇性的音樂、聽起來十分抓耳的美妙旋律,改變了音樂市場的面貌。蓬勃發展的金屬場景吸引了許多不同族群,並與他們建立了文化及時尚等各種聯繫,包括長髮的搖滾樂迷、一些機車幫會的成員和許多心灰意冷的龐克迷。人們很容易以為「英國重金屬新浪潮」聽起來會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音樂運動。事實上,它是一個複雜多樣的場景,從當時音樂中的許多事物中吸收了各種成分,因此有一個極端的Venom(撒旦意象的邪惡曲風)到另一個極端的Praying Mantis(旋律性的體育場搖滾)。這股浪潮在金屬歷史中獲得了半神話的地位,他們將重金屬大刀闊斧的變革後,又在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具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力,並賦予重金屬一個到今天都仍連貫的身份。
    1980年10月,Motörhead發行了第四張專輯《Ace of Spades》,毫不跟隨所有其他樂團的路線,依舊狂躁、響亮而刺耳,沒有任何商業妥協的跡象,這張專輯幫助他們在未來幾十年徹底改變金屬場景,許多極端子流派的先驅都受到他們影響,然後再繼續將Motörhead標誌性的音樂元素傳承給下一波樂團。其中收錄的〈Ace of Spades〉營造了獨特的氛圍,過載的貝斯強力和弦直到結尾才願意停下來,當曲畢回歸寂靜時,你的耳朵還在響。歌詞和音樂相得益彰,輕鬆呈現Motörhead想要表達的圖像。這首歌更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受歡迎、廣受音樂及評論界好評(從鄉村音樂到前衛音樂,幾乎每種流派都給予了讚美)的經典歌曲之一,引起了全世界音樂愛好者的共鳴。這張專輯讓樂團的國際名聲呈指數增長,衝上英國專輯排行榜第4名,並闖入美國專輯排行榜,為全世界的金屬運動鋪平了難以磨滅的道路。其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每當人們提起Motörhead時就會想到黑桃A。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maz-smEKumkNGqS90rIKm3ucssPuSbgPw36aD6m-oSMMKHPxnc9LpmHbXEciyfh3lmJLisSUUujh_672nrUQoRQ6PSO788c00X3HPiMyICsEIVz3S8zHacDnnonWctPMHGzuascFQf-7OmkeDGjULxzD5SyVPQAEVgBvg2WaWCnjn2Q5VYSaEs0IY/w640-h436/Venom.jpgVenom借鑑了Motörhead所做的一切,讓金屬樂變得更極端、更沉重、更有衝擊力,最後再戴上令人震驚的魔鬼面具
    隨著Judas Priest和Motörhead都登上英國專輯排行榜高位,「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也突破瓶頸進入主流市場,其中Iron Maiden和Saxon的專輯都獲得好成績。而其他樂團如Venom、Diamond Head雖未完全獲得商業成功,但也影響了地下金屬樂發展。Venom具有龐克的原始、Motörhead的節奏、Judas Priest的皮革鉚釘、Kiss的現場表演,再加上故意用來嚇人的惡魔審美。當十年前Black Sabbath哀求上帝幫助他們抵抗撒旦,Venom卻大聲宣揚自己就是要追殺你的撒旦。這個公然擁抱邪惡的樂團非常奇特,因為龐克迷認為他們是硬核龐克,而金屬迷認為他們是重金屬,但實際上兩者都不是。因為Venom創造了全新的東西、一種當時還不存在的混合流派,直到第二張專輯《Black Metal》發行後,大家才意識到這是沒人探索過的全新聲音,開始稱Venom是黑金屬樂團。這個分類在今天會有歧義,但他們確實一舉引爆了整個黑金屬世界,甚至是早期的死亡金屬場景都受其啟蒙,許多樂團都延伸這種音樂風格、歌詞主題和魔鬼圖像 —— 帶有五角星的《Welcome to Hell》專輯封面極具標誌性,毫無疑問,它在當時震驚了很多人,也影響到大多數極端金屬樂團的誕生。
    Iron Maiden的第二張專輯《Killers》被人們描述為「速度金屬和力量金屬的藍圖」,具有多樣性、侵略性、技術和旋律性。製作上也更清晰、更具金屬感,進一步完善其標誌性的音樂元素(雙吉他獨奏、突出的貝斯聲線、層次分明的和聲、緊緻的即興重覆段和樂段、乾淨俐落的節奏感等)。他們之後還將加入基於歷史、文學故事、影視作品和神話的豐富歌詞主題,並以這種獨特風格統治金屬界。雖然這不是他們的最佳專輯、傳奇主唱Bruce Dickinson也還沒加入,但是將旋律、原始能量、複雜歌曲結構結合在一起,對樂團的職業生涯和整個年輕的重金屬流派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而金屬貝斯大師Steve Harris雖然還未完全釋放他「野馬般」的三連音,但已經在早期專輯中展現出神入化、堅如磐石的彈奏技巧,啟發了無數音樂人。這時的Iron Maiden才第一次展開世界巡演,日後這個樂團也會成為地球上其中一個最經久不衰、規模最巨大、票房號召力最強的巡演機器。
    在「英國重金屬新浪潮」踏上國際征程之後,金屬樂在80年代初越來越受歡迎,是第一次在英國以外如此活躍。1981年MTV音樂電視網成立之後,許多金屬音樂人藉助大量電視曝光而受益,如果樂團的影片能放上頻道,銷售量往往就會跟著飆升。英國的Def Leppard就因《Pyromania》的音樂錄影帶而在美國成為超級巨星。Quiet Riot也藉由專輯《Metal Health》成為美國第一支在排行榜上登頂的樂團。1983年美國加州舉行的美國音樂節成為讓金屬樂日益普及的關鍵,當時「重金屬日」邀請了Ozzy Osbourne、Van Halen、Scorpions、Mötley Crüe、Judas Priest和其他樂團,輪番在一個巨大的舞台上演出,配合著壯觀的音響效果。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有數十萬人次參加了活動,但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僅是為了看「重金屬日」而來。相對而言,它就是當時的MTV金屬,或者是你會在剛推出的MTV頻道上看到的東西。這表示風格並不像現在那麼極端,但在那個時候,它就像是對於70年代音樂中逐漸蔓延的「愛可以拯救一切」心態的巨大反擊。金屬樂重新帶回了戰爭的主題,而且很憤怒。
    同時,在Motörhead、「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和硬核龐克場景的滋養下,一個新的美國地下金屬場景正在孕育。他們借鑑了地下龐克樂的一些策略 —— 錄製自己的試聽帶、透過自己的樂迷雜誌和錄音帶交換通路傳播資訊、形成自己的獨立唱片公司。他們做的音樂都比硬核或英國新浪潮樂團更重、更快、更猛,甚至超越他們的教父Motörhead。這些年輕的美國地下樂團,如Metallica、Slayer、Anthrax以及其他許多人,都將在幾年之內為自己玩出來的金屬而自豪,他們用更準確的術語來形容他們狂暴的音樂體系 —— 強力金屬、速度金屬或鞭擊金屬。這些年輕人發現了一個撒旦反抗世界的神話,這個世界中「善良」一詞的意思是順從、無知、盲目的以犧牲現實主義為代價,來追求個人利益。他們猛然掀開幸福商業烏托邦下潛藏的醜惡黑暗面,將金屬元素融入了節奏和歌曲結構,但其能量來自於純粹的硬核龐克,金屬樂有了新的聲音。而這些樂團出現後將如海嘯一般襲向聽眾的耳朵,從此改寫了音樂的歷史。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23YFMq9RRpAyxe37PWzHXOilEx9tYT1EqRExMK2ERpCQhT4NYZVQz1Sz00Rfy48qBhXzbMY3TNfl3L5SJ2LQ3yp0EdWxNjbF87s2Gp1ZZDIX-6hBsU-VYYEVryInWpb3m4NJCunYVx42ZgTNs2Rr2qkJBjl-amWPrHrVdc07wlkrtDRPCOTqaKS_v/w640-h426/akira.jpg高崎晃,Loudness的吉他手。他以反手點弦技術開創者而聞名,被譽為日本吉他之神
    早期金屬場景有四個主要發展中心,分別是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日本可能是金屬界最被低估的場景,人們經常遺忘它早期的金屬活動,也許是因為文化、語言隔閡或音樂市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日本與整個金屬歷史的對話往往被其他焦點所掩蓋。但其實當地很早就有大量金屬樂團成立,例如Bow Wow、Nokemono、44 Magnum、Earthshaker、Loudness、Anthem、聖飢魔II、X(多年後改名X JAPAN)、United、Sabbat等。其中Loudness成為第一支在歐洲巡迴演出的亞洲金屬樂團,並率先與美國唱片公司簽約。他們的風格恰好符合80年代的金屬樂審美,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對於西方金屬樂聽眾關注亞洲重型音樂來說非常重要。由於Loudness成功進軍,金屬樂在日本迅速傳播,創造了一支蓬勃發展的樂迷大軍,再加上該國對於接納西方文化有悠久歷史,日本成為唯一一個在70和80年代都擁有穩定金屬樂產量的亞洲國家。
    日本的先鋒樂團們多數都受到西方樂團的影響,並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大熔爐,使所有不同的聲音共存於一張專輯、甚至一首歌中。當然,他們也在自己的金屬樂中添加了日本風味,而且幾乎所有樂團都用日語唱歌,這也使日本的金屬場景十分獨特。雖然不像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或瑞典那樣高產量,但在這個場景中絕對可以找到不少珍品。80年代的日本有兩大場景 —— 關西和關東。「關西」場景以日本西部的大阪為中心,最初主要受70年代西方樂團的影響,在1980年前後已經建立起來。關西樂團在處理重金屬聲音時經常採取藍調、旋律優美和更經典的方式,稍微往硬式搖滾或傳統重金屬的方向傾斜。而另一邊則相反,「關東」場景以日本東部的東京為中心,形成於關西場景出現之後。受到後來的樂團、視覺系文化崛起和其他日本現象的影響,關東樂團對重金屬的處理方式更加不尋常、更有趣也更大膽前衛,經常有殺手級的嫻熟演奏,以及各種五花八門的奇思妙想。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QFf-a15dqaJBhZxDihuVFqHFcFBdspcdCapFx-qVYe27JMBm3wmfRDZOXx79wJ5WugP07EUksCpsNjuJe559jsOyJY92sdm5D6YRmZIbR7ORPk7FwMd8mrb412ga8Ketyh1ynrkGJ7kuH1Uve-y_veBJUHf4HQgmzzZmM7Gi4rAPqRaExqs9c1Wma/w640-h360/X87.jpgX,日本歷史上第一個以獨立專輯登上主流排行榜的樂團
    在美國這邊,鋒頭正勁的華麗金屬遭到金屬迷相當大的蔑視,他們認為它是假金屬。這些年輕的死忠金屬迷大多生活在郊區,因此有很多人都被硬核龐克場景所吸引,並組建自己吸收龐克元素、效仿英國新浪潮的金屬樂團。但洛杉磯大多數地下表演場地都是龐克樂,而且幾乎所有唱片公司都對任何「不華麗」的金屬沒興趣。直到Metallica搬到舊金山,排除萬難發行了首張專輯《Kill 'Em All》並在地下音樂界聲名大噪後,他們站上了鞭擊金屬的前線,激發許多樂團追求這種更極端的金屬聲音。Slayer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音樂中的黑暗色調不僅也會站穩在鞭擊金屬界的四巨頭地位,很快也將飄洋過海影響歐洲土地上的樂團。
    《Kill 'Em All》展示了一個新的金屬樂藍圖,它發展了Motörhead的極端、Judas Priest及其他英國樂團的細緻技巧,利用速度將所有能量塞進普通長度的歌曲中。此外,速度也將演奏複雜性提高,它影響了節拍密度,因此過去那些只有一兩個音符的吉他演奏,在更快的速度下會顯得極其複雜。同時,他們也調整了樂器的相對位置,將即興重覆段從鼓聲中解放出來,吉他可以在不改變鼓聲的情況下靈活變化,而無需強制改變速度(儘管他們也很喜歡突然來個變速)。綜上因素,吉他演奏本身變得更為豐富多樣,它也代表金屬掙脫了「主歌 — 副歌」的傳統搖滾世界,建立類似前衛搖滾的結構複雜性,而且還接收了硬核龐克真正無法無天的能量。最初,這些變化並不明顯,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之前的重金屬,也包含許多搖滾樂的傳統,但Metallica透過獨特的濾鏡將這些慣例漏斗化,並實現鞭擊金屬聲音上的統一。此外,隨著許多創意悄悄的進行雕琢,例如使用前奏來改變歌曲結構,預示了這個新的子流派將要走向何方。
    Slayer則將金屬樂帶往一個稍微不同的方向,他們結合Discharge脫離打擊樂的高速彈奏、Judas Priest建築美學般的即興演奏、Iron Maiden的旋律底層結構,再將無與倫比的音樂恐怖力量釋放到人間,把害怕(抗拒)真相、外表純真卻內在腐朽的現實世界變成「掀老底」的戰場。儘管與後來的作品相比,《Show No Mercy》這張專輯顯得不足為奇,仍有很多傳統重金屬傾向,但當時它革新了金屬和龐克 —— 在歌詞中運用歷史、哲學和宗教主題,將金屬樂從純抱怨的硬核龐克/重金屬的享樂主義中擴展開來,並使用較長的樂句、透過顫音掃弦技巧增加更大的靈活性、將和弦變化與小鼓節奏分離,使吉他主宰了作曲,可以在一個樂句中使用不同的即興重覆段,並且也擺脫「主歌 — 副歌」的通俗模式。雖然所有成員都為其標誌性的聲音做出貢獻,但Jeff Hanneman蜘蛛般的、棱角分明、具有欺騙性的複雜即興重覆段,幫助建立了多變歌曲結構、突如其來的樂段對話及劇烈動態,向我們展示了地下極端金屬樂團的原型。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30HoaOVgKJ_5xpqVhCXBpkW-qRv8JR2NTVy8hMGUckBVTxtxmbvqlYH8-CjU9KnCbP_vl_FKlaeoUI7ipFp-kJx3UT9VCcXHLcjkIRhEV0C9h7zPT1GSpFjG6GjCCR5KaWg43jERZBsPGKBwCFUBMeXuLXtr556LhDFIB_-wvLOsHS3bVi6p56Nvk/w640-h424/Slayer_1985-04-03.jpgSlayer結合了硬核音樂的直率風格、重金屬的想象氛圍、前衛搖滾和古典樂的結構編排,幫助創造了死亡金屬的原始聲音
    鞭擊金屬在地下發展的同時,傳統重金屬也朝著幾個不同的方向發生改變。其中一個變化很可能是因為華麗金屬取得商業成功,導致Iron Maiden的第三張專輯《The Number of the Beast》出現不小轉變,強調了史詩、頌歌及體育場搖滾類型的聲音。這在市場上得到了回報,專輯銷量達到1,400萬張,成為當時最暢銷的金屬專輯,也是他們至今為止最成功的一張。很難說Iron Maiden是主動想嘗試華麗金屬的聲音,但可以肯定多少受到了影響。我們將〈Run to the Hills〉與他們之前的〈Phantom Of The Opera〉比較看看,就能清楚聲音改變的幅度,顯然不只是人聲更加突出,吉他也往後站了一步。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是史上最偉大、具影響力的金屬專輯之一,它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Iron Maiden將重金屬的藝術形式提升不只一個檔次,他們將會加冕為金屬世界的皇室貴族,對幾代搖滾和金屬樂團的影響力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第二個變化是「歸根」,Pagan Altar和Witchfinder General等樂團把早期Black Sabbath創造的泥濘聲音帶回來了。這兩個樂團在地下音樂界中備受推崇,很明顯樂迷們對這種將近十年沒有出現的聲音非常渴望。一小部分美國金屬迷也非常欣賞這種黯沉的聲音,並且形成了幾個朝著它跟進的樂團,但是他們很少或根本沒有留下錄音作品,現在我們對此知之甚少。後來其追隨者將這種特殊風格稱為「毀滅金屬」,命名靈感可能是來自Black Sabbath的〈Hand of Doom〉,這首歌聽起來就圍繞著邪魅幽暗的氛圍。順道一提,有金屬迷認為比起傳統重金屬,毀滅金屬才是金屬樂最早的父流派,因為人家Black Sabbath老早就在玩這種風格了。
    第三個變化則在美麗又令人恐懼的阿爾卑斯山下,一支名為Hellhammer的樂團發行一系列試聽帶,主唱呈現摻入雜質一般的粗噪嚎叫聲;簡單的即興重覆段感覺有點蠢又沒技巧,吉他手好像第一次拿樂器,加上非正統的全音符和方向感模糊的歌曲結構 —— 聽起來就像自由爵士版的Black Sabbath正在嘔吐。這些試聽帶在當時是前所未聞的音樂,大多數金屬迷嘲笑(鄙視)這些作品,認為它們是粗拙、瘋顛的瑕疵品。儘管那時候許多人討厭它,但與之前任何其他遭受批評的樂團都不一樣,這將會成為極端金屬的關鍵特徵之一,也在定義黑金屬音樂方面發揮巨大作用,震撼了地下金屬樂的核心,並在多年後獲得讚譽和歷史地位。這株從傳統重金屬中長出的新芽,將在多年後與其它分枝交叉發展成金屬樂最魁梧的兩棵大樹 —— 黑金屬與死亡金屬。
    第四個變化隨著Manilla Road發行的第三張專輯《Crystal Logic》浮現,既複雜又大膽的歌曲結構、非凡的即興重覆段和大段吉他獨奏、講述戰鬥和魔法的奇幻歌詞、同時還圍繞了些許中世紀氣息,並在最後帶來一首長達12分鐘的史詩曲目。當時它本質上是「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和鞭擊金屬的混合體,比1982年的傳統重金屬更帶勁一點,但沒有鞭擊金屬那麼強烈的侵略感,這代表美式力量金屬已經紮根了。要知道他們前兩專輯仍有原型金屬的味道,它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導致鼓手不願繼續打這種較快的歌曲而退團。儘管最初並不受人們重視,但是和許多80年代初期的先驅們一樣,都在許多年之後收到他們應得的聲譽,這張專輯也成為金屬迷們重視的經典作品之一。

華麗金屬扶搖直上,多股地下運動再起:1980年代中期至末期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5BtvQ_i8D5NLKGZ7MeSc98KAkCrTq44fhjAz7WruIjC0cns-MHP7WGhEelNN_e3sFbzcVCzY7sw-bUG-iN61DGnl3lHNqQGbhTnKP-MAclNWPBOMJjK6Ao5JYCt4Na03TfTmvaWIgWKeqoIm4Zru5HQh348Ir91G0YXPPQG3xYdbdtILpvUoX3wUa/w640-h448/542924-3121.jpgTwisted Sister,華麗金屬在MTV頻道上的早期面孔之一
    焦點回到英國,「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已經急速衰退了,由於太多唱片公司過度消耗這股重金屬熱潮的價值,爭先恐後的簽約、短視近利,讓它在市場上急速膨脹後,再把營銷資金押在少數幾個樂團 —— 大多數有潛質的樂團只能發行試聽帶或一張專輯後就解體了,因為在市場過度飽和的情況下很難獲得任何回報,這首先瓦解了新浪潮革新的力量。其次是MTV音樂電視網改變了市場環境,音樂錄影帶的盛行讓市場開始推崇視覺吸引力,這是一些英國樂團所欠缺的。對於沒有唱片合約、或隸屬小型獨立唱片的樂團來說,要打入市場就變得非常昂貴。而對許多樂團來說,成為MTV搖滾明星的願望實在太強烈了,他們試圖轉型、變得更加「華麗」,以適應廣泛群眾期待的新口味。然而他們都失敗了,不僅無法再打入新市場、也流失了舊有的樂迷。最後是鞭擊金屬崛起和華麗金屬的商業續航力,它們都帶走了新浪潮運動的聽眾基礎。
    雖然「英國重金屬新浪潮」已經淡出並消亡,但英國金屬樂對全球的年輕音樂人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群結隊的地下樂團衝鋒陷陣,開始宣揚早期速度金屬、鞭擊金屬、黑金屬和死亡金屬的叛逆之聲。正如「英國重金屬新浪潮」修改和擴展早期的金屬樂一樣,Mercyful Fate、Metallica、Slayer等地下樂團著手改變既定的重金屬規範,以匹配他們新鮮的美學和題材,但最初也還保留著與前一個時代的聯繫。在其他情況下,如Hellhammer則代表與「英國重金屬新浪潮」明顯分道揚鑣,以喚醒已經休眠了十多年的「安息日主義」,重振並加劇它黑暗的方向。這些新一代樂團很快就忙於消滅過去的規則,地下金屬樂似乎越來越遠離80年代初期激動人心的聲音。但是另一種金屬樂形式也開始出現,後來確定稱之為力量金屬。更準確的說,它是對傳統重金屬的延續或擴展,深深扎根於新浪潮建立的音樂句法和主題之中,而不是分裂出去。他們擁抱一種更輕巧、更積極的能量,以充滿活力、熱情和歡慶的音樂重新詮釋金屬精神,發展出另一條路線。
    到了80年代中期,華麗金屬專輯的銷量已經翻了一倍、主宰了美國音樂排行榜,他們不但常駐於音樂電視節目,還不停在體育場級別的巨型場地舉行巡迴演出。例如Poison、Skid Row、Cinderella和Warrant等樂團都聲名鵲起。而來自紐澤西、融合硬式搖滾和華麗金屬特點的Bon Jovi,自第三張專輯《Slippery When Wet》(1986年)發行後獲得了巨大成功。類似路線還有瑞典樂團Europe,他們也是從第三張專輯《The Final Countdown》(1986年)發行後成為國際巨星,其主打單曲〈The Final Countdown〉在全球25個國家的唱片排行榜奪冠。然而,關於那些將外型置於音樂內容之上、標榜俊俏臉蛋、甚至賣弄性感身材的金屬 —— 公眾已經開始討論它是否屬於金屬樂。這引起了金屬迷的緊張和譴責,他們不希望金屬與搖滾混雜成更輕薄、更符合大眾胃口、更商業化的形式。他們想跳出由社會體制建立的框架,並希望有如Black Sabbath那樣(但更極端)的音樂引導他們。相反的,社會體制想要同化他們、並希望抹除金屬樂中不被大眾接受的元素。這種思維斷層刺激了重金屬流派的下一波運動。...<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